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精益生產咨詢公司概述:我們為什么做體系?為什么設立各項檢驗?為什么做FMEA?為什么做SPC?說到底,就是防止不良產生。
質量管理的原則
不良為什么產生?
都是人讓其產生。包括軟件行業一樣,還有自動化行業,自動化其實也是人讓它自動。
所以這個引出一個觀點,就是產品不良必然是由人產生!人會犯錯,犯錯導致各種不良產生。那么質量管理的核心就是預防人犯錯。
而預防人犯錯,就必須框人,通過制度、標準,流程來約束人。如何約束?引用體系里的過程方法理論,輸入了因X,輸出了果Y。
記住五句話:所有質量問題Y的產生,必然由于X變化引起的!X的變化,引起Y的變化!
假定X不變化,那么Y就不會變!X的變化量,決定Y的變化量!質量的本質就是控制變化!
我們質量人經常說自己很忙,是忙還是盲,還是莽?我們檢驗員總是不夠用,做來料檢,首件檢查,過程巡檢,出廠全檢。
是很“忙”!?
忙到最后還是會出質量問題。但是看看以上幾項工作,有幾項是做“果Y”還是“因X”?
再回顧上文幾句話,“X的變化,引起Y的變化!假定X不變化,那么Y就不會變!”現在很多企業都是花20%的精力管控過程變化X,而花80%的精力管控結果Y。
抓Y只起到讓問題在公司內部發現,還是客戶發現的作用。而不良已經產生,抓Y屬于死后驗尸,不能提升質量水平。要想提升質量水平,要靠管控X來實現。
美國通用電氣,倉庫幾公里大,但是沒有一個來料檢驗員。而我們的供應商質量工程師,每日也很忙,審核供應商。
試想一下,靠你兩個小時的審核,能提高其質量水平?
與其審核,不如給供應商一個培訓;與其按條款一個個看,不如看其引起你進料不良的幾個參數,然后教會供應商如何控制這幾個參數不變化。
事有因果!經常你發現進料不良,給供應商打電話說,你們什么毛坯不良,而供應商給你的答案是我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啊。
回顧前面的一句話,“假定X不變化,那么Y就不會變!”那么既然Y不良產生,必然X已變化,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
不能把沒有被我們發現的X就認為不存在。這時不能就此了結,要找出X。只有X才是我們審核的重點。
還有文件的審批,大家回顧一下,我們按體系里文件的審批流程,我們編寫的文件,有多少個沒有被審批通過,批準通過的。
體系文件里有“是否真正有效適宜”。這里就存在審批流程的不適宜。很多制作文件的是質量經理或技術經理,而審批文件的,批準文件的是副總或老總。
副總不懂,老總也不懂,那么何來的有效適宜。在中國的民營企業里,很多公司的管代都是老板,而不是懂體系運行的質量人。
提一個觀點“質量不好,就是質量人的問題”,大家可能不認可,但是請記住,對質量提升大有好處。
不知什么時候,出現一句話“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質量是設計出來的”“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這三句話本身沒有錯。但不能作為質量人和其他部門交流的口頭禪。
應該是生產管理層和技術管理層給他們部下培訓的詞;但是如果質量管理層用這三句話給你的檢驗員培訓,那么只會變成你屬下做不好工作的借口。
況且“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是說質量不是靠檢驗手段出來的,而不是說質量不是檢驗部門的事。
質量就是你身為質量人的職責,質量不好就是你需要做的工作。質量人要有擔當,不能再說為什么質量不好,是技術部沒有設計好,是生產部新員工多,是老板質量意識差。
我們拿老板薪水,質量不好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把企業質量提升我們責無旁貸。
質量部是要起到串聯作用,合理利用資源,發揮才智,劈開萬難,用方法管控好質量。
有幾個問題需要我們質量人思考:
1、年復一年,我們面對的總是有限的幾個質量問題?
2、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我們的質量水平未見提高
3、做PPAP只是質量部的工作,并在量產后進行
4、做了很多培訓但就是沒用起來或只是用來應付客戶
5、大家都認為很有用,很重要,但就是沒落實
6、領導經常對下屬說:就那么幾個問題,解決一個少一個,哪怕半年“解決”一個也應該沒問題了,怎么回事?
還是回到質量核心上來。質量要提升,沒有明白核心,何來的提升。就說PPAP,其實不是做出來的,用“做PPAP”太不準確。
這個本身就是幫助我們管控X變化的方法,PPAP不用做,是各項管控X方法的累積;所以要學會方法,不是汽車行業也可以做PPAP,客戶沒有要求的也可以做PPAP。
不需要強行為之,虛假應付。
提下FMEA,很多企業做的都很失敗,變成一個不起任何作用的文件。
例如曾經看到一個FMEA報告這樣寫,失效模式寫“孔大”,失效后果寫“報廢”,失效原因寫“刀具磨損”,當前控制方法寫“通止規”,建議改善措施“加強”。
這樣的FMEA報告,所帶來的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大家用我們的“因果方法”思維,那就會做出不一樣的FMEA。
從X為輸入來寫FMEA,從X導入對FMEA會更有效。
還以上例來說明,孔大,如是原因是刀具磨損,那么失效模式寫“刀具磨損”,失效后果寫“孔大”,失效原因寫“為什么刀具會磨損比如材料,比如轉速,比如進給”,控制方法寫“如何控制刀具磨損的參數諸如轉速進給”。
每個輸出,必定有一個輸入;而這個輸入,又是上一層的輸出,這樣從原因輸出X來研究問題會更好。
在一個企業,人分三類,第一種不能解決問題,第二種能解決問題的,第三種預防問題的。
不能解決問題的人干死活,解決問題的人被老板供著拿高薪,預防問題的人最后是老板發現沒有問題,兔死狗烹,槍斃掉。
舉個例子,車間機器壞了,不能解決問題的工人只有找技術員來調試,等技術員來后一調,好了。過兩天又壞了,技術員又來了,一調又好了。
從此不能解決問題的人工資就是死工資,而技術員變成老板公認的熱饃饃,養在那里,拿最高薪,吃香喝辣,啥事不干,有問題即時解決。
而我們預防問題的人,到現場研究為什么老是壞,找到原因,每天加一油,機器天天不壞了,達到改善根本。我們就要努力做這樣的第三類人。
從X角度來預防問題,是質量人需要轉變的方向,是后面的大勢所趨。
新質量人不能再是“品揀”;
跟菜場挑菜一樣把爛葉子扔掉,也不能再停留在“品檢”;
檢查測量,而要做“品管”;
管過程X,而不是結果Y。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通過制度、標準、流程來約束人,從預防X上,可以降低成本,同時減少不良。
我們吃麥當勞,從來沒有吃過一個次品漢堡,而且去500個麥當勞餐廳,也吃不出漢堡的胃口差異。
為什么?
就是老外重視流程,重視過程。請來的廚師水平不需要高,工資也不要太高,第二天就可以上崗,而且漢堡做出來還很好。
這就是過程X控制好所輸出的必然是好的結果Y。而中國酒店,大廚師學習培訓10年,20年,年薪10萬,20萬。離了他,別人就燒不出來。
大廚憑經驗,另外燒一會,嘗一口,辣不辣,咸不咸,就是一直靠檢驗來實現菜肴的口味合格。
就是沒有把流程的變因參數,作為控制重點,而只和我們企業的質量方法一樣,依靠不停的檢驗,犯錯概率高。
外國餐廳連鎖進中國,我們吃的美口,質量好,產品穩定,是否也能把他們成功的管理方法引升到我們企業管理中,控制X來保證好的Y輸出。
記住質量管理的核心就是預防人犯錯,而不是“人海戰數”的大量“品揀”!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