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微信咨詢顧問二維碼
新益為安全管理咨詢公司概述: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它是源于發達國家(日本20世紀50年代)的一種企業管理理念,它是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以及服務質量的精細化對現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安全管理
一、 現場管理
1、建筑行業從業人員
日本建筑業市場規模在近10年基本保持平穩,自2008年東北大地震后,由于災后重建,建筑業開始復蘇,但日本社會老齡化、少子化趨勢嚴重。
2、培訓體系
日本建筑業工人均擁有高中以上學歷,在學校教育結束后,進入公司會接受公司的新畢業員工教育,然后在1-3年內,參加公司在職業訓練學校開設的課程培訓。
期間經歷多次“學校-工地”輪換學習,最終完成課程通過考試后,正式進入工程一線。進入一線以后,會接受工地現場包括各方面管理、技術、安全教育。一般培養一名項目經理,需要15-20年。
3、社會保障
日本建筑業從業人員三種保險的繳納費用,由公司與個人各自繳納月收入的15%左右 。
日本2014年8月發布新規定,要求投資額在4500萬日元(270多萬人民幣)以上的施工總包單位,還須為下級分包強制繳納齊全的社保。
到2017年為止,要求日本建筑業全行業社保繳納比率達到100%。
4、工作環境
日本工人工作環境良好,室外場地干凈整潔,室內作業無污染。工地現場各類生活設施齊全。
日本工人午餐基本上為自帶便當,現場不設食堂;下午下班后返回自家,工地現場無臨時宿舍。此外,工地現場也不設停車場,工人上班不開車,不騎車,通勤為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工地現場入口有專門的更換作業裝備的場所,休息區還有個人儲物柜,工人無需自帶工具前往。
二、安全管理
1、日本安全管理體系
不同于中國從上到下的責任傳遞式管理,日本建立的是從上到下的全員責任式管理機制。
死亡1人的代價:賠償金高達1億日元(最新匯率,約合人民幣617.4萬),事故施工單位3年內不得參與政府工程投標,總包單位項目經理和分包責任人員免職處分,并在各種媒體前向公眾謝罪。
自1996年開始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1996-2014年間,建筑業安全事故死亡率(占總從業比)下降50%。
2、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早會:日式安全管理重要一環,也是一項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制度。
KY活動(危險預知):讓作業人員認識到危險源及當天的重點項目,從而做到在作業之前充分解決問題的訓練。全員參與、全員提出、全員解決,上墻展示并每日存檔。
安全看板:除了圖文并茂的各種安全指示外,還明確了當日最關鍵的事項,如負責人、主要施工計劃、水平/豎向布置等內容。
月度安全色:每月制定一種安全色,用于各類施工防護具、設備作為是否檢驗合格的標志。
三、品質管理
日本工程品質管理特征
施工精細化:操作精細,考慮周全,細節完善。
放線由第三方分包單位完成。放線圖紙精確到毫米,采用各種顏色對不同控制線進行區分?,F場放線細致,除了尺寸,還有文字說明。
管理可視化:把隱蔽的、復雜的,變成簡單的、易于辨識的。
裝備自動化:提供穩定的品質,減少人工的不穩定因素。
四、進度管理
日本工程的計劃管理體系:工序分解是基礎,穿插施工是核心,技術提效是保障。圍繞著各專業穿插施工編制各類計劃,每日進行檢查和核對,實現計劃管理的精細化。
穿插施工是日本工程進度精細化管理的核心,不論項目大小,均采用各工種交叉作業的方式。雖然結構標準層進度只有10-12日一層,但依靠取消濕作業和各工種穿插施工,最終達到減少人工和總工期優化的效果。
建立生產有序、管理順暢,操作規范,士氣高昂、高質量、低成本、短交期的作業現場;
為企業規劃設計一套由內到外的形象升級,外觀視覺價值體現、內在的管理內涵體現;
全員參與設備管理高產出和低成本運營,提升設備管理能力,維護能力,提高效率
構建班組生產管理體系、循環評價、人才育成、持續改善、績效管理、文化養成體系;
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期、增加利潤,讓管理更系統科學,執行力更強
對工廠的各個組成部分進行合理安排,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優化物流、改善工作環境等